台灣腸癌病友協會關心癌友腸久事 抗癌路上攜手前行不孤單
精準醫療搭配持續運動 腸癌已是「可治癒」的慢性病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於12/4(六)舉辦第五屆「為癌而跑」公益活動,吸引超過千名跑者共同參與6K微路跑,當天更是邀請到台灣巨砲陳金鋒,以及歷經兩次生死的抗癌鬥士莊大哥,攜手一起與癌友們跑出新希望。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蔣鋒帆表示,連續五年舉辦為癌而跑,更是為「愛」而跑的活動,希望鼓勵癌友們無論是在治療中或是康復後,都能和親朋好友相約一起運動,為自己的健康而努力。
大腸直腸癌已高居台灣十大癌症超過10年以上,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創辦人兼榮譽理事長王輝明指出,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的107年資料顯示,罹患大腸直腸癌人數為21,330人,發生率幾乎高達67%,罹癌原因與環境污染及國人愛高溫的飲食習慣有關。其實大腸直腸癌並非如此可怕,蔣鋒帆特別強調,政府目前補助50~74歲民眾每2年做1次糞便潛血篩檢,經此初步篩檢後,如有疑慮的話,也可再進一步安排做大腸鏡檢測,或是民眾已發生排便習慣改變或是血便等疑似症狀,也要及早就醫與醫生討論再做檢查,都能提前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日前台灣第一民主戰艦朱高正、資深藝人賀一航、豬哥亮、劇場鬼才李國修都因腸癌而過世,藝人余天女兒余苑綺也因多次復發,頻繁進出醫院治療,讓一般人都會覺得大腸直腸癌的致死率很高,不過也有抗癌成功的例子,如前總統李登輝在健檢時就先發現到癌細胞,立即開刀處理,知名歌手楊烈確診時已是第二期的中末期,只要聽從醫師醫囑,加上正確的治療心態就能戰勝癌症。蔣鋒帆理事長透過臨床數據說明,大腸直腸癌在二期前的治癒率已高達八成,就連三期也有七成治癒率,目前治療的新趨勢是透過基因檢測的精準醫療,針對病人的基因對症下藥,此舉等於是為病人「量身訂做、客製化」治療,而現在「RAS基因檢測」已納入健保給付,造福廣大腸癌病人,因此現階段以手術搭配基因檢測、精準評估並使用標靶藥物的治癒率相當高,只要早期發現腫瘤,都能有效控制。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是台灣、更是亞洲第一個以大腸直腸癌病友為出發點的公益團體,創辦人王輝明有鑒於之前常去國外開醫學研討會,發現歐美國家早已有為病友設立專屬的資訊交流平台與互動相關協會,因此本著「上醫治未病」的理念來創辦協會,期盼透過教育大眾的方式,加強病友與家屬對腸癌的認知。王輝明也進一步指出,大腸直腸癌已是個「可治癒」的慢性病,千萬不要過度擔心或放棄治療,只要民眾在50歲生日的開始,記得去做定期篩檢;若真正被診斷罹患腸癌,台灣腸癌病友協會也會提供病友、家屬正確的疾病資訊,幫助國人遠離腸癌的威脅。
今年新接任的理事長蔣鋒帆表示,台灣民眾的醫療需求很大,醫生在病人住院時僅負責治療,但無法顧及病人在出院後的照護與所需要的衛教資訊,若能經由第三方,也就是協會的角色來補足是最好不過了。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提供相關疾病諮詢、告知病友最新資訊,每年也會到全省各地舉辦相關活動,雖然今年因為Covid-19的影響,減少舉辦面對面的活動而改成線上進行,不過未來還是希望能走入人群,實際和病友接觸,更了解他們的需求,也才能鼓勵病友在出院後,回家好好生活;甫舉辦完每年一次的「為癌而跑」活動,就是希望能發揮「拋磚引玉」的功能,凝聚癌友們的向心力,讓更多癌友與民眾了解運動的重要性,當每年愈來愈多人參與時,也就能進一步達到推廣全民齊抗癌之終極目標。
精準醫療搭配持續運動 腸癌已是「可治癒」的慢性病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於12/4(六)舉辦第五屆「為癌而跑」公益活動,吸引超過千名跑者共同參與6K微路跑,當天更是邀請到台灣巨砲陳金鋒,以及歷經兩次生死的抗癌鬥士莊大哥,攜手一起與癌友們跑出新希望。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蔣鋒帆表示,連續五年舉辦為癌而跑,更是為「愛」而跑的活動,希望鼓勵癌友們無論是在治療中或是康復後,都能和親朋好友相約一起運動,為自己的健康而努力。
大腸直腸癌已高居台灣十大癌症超過10年以上,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創辦人兼榮譽理事長王輝明指出,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的107年資料顯示,罹患大腸直腸癌人數為21,330人,發生率幾乎高達67%,罹癌原因與環境污染及國人愛高溫的飲食習慣有關。其實大腸直腸癌並非如此可怕,蔣鋒帆特別強調,政府目前補助50~74歲民眾每2年做1次糞便潛血篩檢,經此初步篩檢後,如有疑慮的話,也可再進一步安排做大腸鏡檢測,或是民眾已發生排便習慣改變或是血便等疑似症狀,也要及早就醫與醫生討論再做檢查,都能提前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日前台灣第一民主戰艦朱高正、資深藝人賀一航、豬哥亮、劇場鬼才李國修都因腸癌而過世,藝人余天女兒余苑綺也因多次復發,頻繁進出醫院治療,讓一般人都會覺得大腸直腸癌的致死率很高,不過也有抗癌成功的例子,如前總統李登輝在健檢時就先發現到癌細胞,立即開刀處理,知名歌手楊烈確診時已是第二期的中末期,只要聽從醫師醫囑,加上正確的治療心態就能戰勝癌症。蔣鋒帆理事長透過臨床數據說明,大腸直腸癌在二期前的治癒率已高達八成,就連三期也有七成治癒率,目前治療的新趨勢是透過基因檢測的精準醫療,針對病人的基因對症下藥,此舉等於是為病人「量身訂做、客製化」治療,而現在「RAS基因檢測」已納入健保給付,造福廣大腸癌病人,因此現階段以手術搭配基因檢測、精準評估並使用標靶藥物的治癒率相當高,只要早期發現腫瘤,都能有效控制。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是台灣、更是亞洲第一個以大腸直腸癌病友為出發點的公益團體,創辦人王輝明有鑒於之前常去國外開醫學研討會,發現歐美國家早已有為病友設立專屬的資訊交流平台與互動相關協會,因此本著「上醫治未病」的理念來創辦協會,期盼透過教育大眾的方式,加強病友與家屬對腸癌的認知。王輝明也進一步指出,大腸直腸癌已是個「可治癒」的慢性病,千萬不要過度擔心或放棄治療,只要民眾在50歲生日的開始,記得去做定期篩檢;若真正被診斷罹患腸癌,台灣腸癌病友協會也會提供病友、家屬正確的疾病資訊,幫助國人遠離腸癌的威脅。
今年新接任的理事長蔣鋒帆表示,台灣民眾的醫療需求很大,醫生在病人住院時僅負責治療,但無法顧及病人在出院後的照護與所需要的衛教資訊,若能經由第三方,也就是協會的角色來補足是最好不過了。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提供相關疾病諮詢、告知病友最新資訊,每年也會到全省各地舉辦相關活動,雖然今年因為Covid-19的影響,減少舉辦面對面的活動而改成線上進行,不過未來還是希望能走入人群,實際和病友接觸,更了解他們的需求,也才能鼓勵病友在出院後,回家好好生活;甫舉辦完每年一次的「為癌而跑」活動,就是希望能發揮「拋磚引玉」的功能,凝聚癌友們的向心力,讓更多癌友與民眾了解運動的重要性,當每年愈來愈多人參與時,也就能進一步達到推廣全民齊抗癌之終極目標。